談到核能和綠能的關係時,有人會用數據的角度討論,可惜關注度相對少,我現在用另一個角度來解釋這篇文章對台灣的重要性,也正巧,蔡英文說核廢料的去處,是台灣最大的難題,我認為發展綠能,絕對是最正確的方向。
►「核能 vs. 綠能」世紀辯論 ,四個角度分析最新的數據與趨勢
為什麼說發展綠能,是最正確的方向?
我認為這要從經濟學的層面來說起,上面提到的文章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數字,就是綠能在研發的趨勢當中,隨著科技的提升,水力發電不計,研發投入越多,投資金額就會越來越小,而發電量會越來越大。
這個實例,用台灣十年前的電動機車來對比現在的電動機車,就可以得知,我想這一個簡單的趨勢,大家都能了解。
很多人都說,我們等人家發展好,我們在來用別人的,那就好了,其實這一個概念是不正確的,因為如果是站在個人的角度來看,你取得這一個電力的成本很低廉,可是如果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上來看,整個台灣取得這個電力的成本,卻不見得低廉。
最明顯的兩個例子,就是核四,以及風力發電。
核四的天價造價大家都知道,到現在我們還在為那個不能用的核四繳錢,這個坑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填平,而擁核派最常嘴的風力發電,也是貴森森,一個風力發電機就要1.2億,這是許多人都覺得很不划算,因此而擁核能的原因。
然而,我覺得大家都沒想到最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專利權和技術。
很多人都會覺得,現在投資大把的金錢去研發很傻,因為投資的那麼多,卻不見得能有多少回饋,對於現成的每年得到的電力,分給個人,更是不成比例,但如果經濟學是這樣算的話,為什麼歐洲、美國甚至中國都拼命砸錢研發?
因為你看的角度是現在,我現在要花多少錢買電,可是世界各國看的角度,是未來;你看的是你要付多少電費,可是總統的高度,是全台灣要花多少錢跟別人買設備、技術,若是有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企業搶先在某一個綠能技術當中得到突破性的成果以後,他就可以把這個技術跟物件包裝起來賣你。
一個賣你1.2億的風力發電機,原件成本可能根本就不要幾百萬,但是裡面的核心技術才是重點,我一個賣你1.2億,你買100個就是120億,有十個國家跟我買,我就賺了1,200億,這叫做搶錢,而你要用就不得不付錢,誰叫你沒技術,這道理十分簡單不過。
有了1200億,我又拿進來再研發五年,五年以後更強大發電能力的風力發電機又被我研發出來了,一個賣你兩億,100個我就賺了2,000億,錢滾錢,利滾利,買我設備的國家,通通都是年年要跟我繳錢的傻子。
特斯拉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我現在特斯拉的車子已經有了成果,一台賣你兩百到四百萬,對美國之外的地方,我就是賺你的錢。
回頭看核能,核能也是同樣的道理,今天台灣在核子研發上已經被鎖住了,不可能再來進行相關的研發廠,所以如果要增加核能發電廠,我們就只能當潘仔,假設一個核能發電廠的成本幾千萬,他就賣我們幾千億,如果你要一直用核能做為台灣的永續能源,那你每更替一座核電廠,就要讓國外賺幾千億。
說難聽一點,這就叫做小國向大國進貢,頗像古時候弱小的國家,沒有軍力保護自己,年年向中國朝貢臣服給錢付保護費。台灣作為一個沒有天然資源,又是一個尖端科技取向的國家,應該放長遠看,我們應該大力發展綠能,必要的時候,千億千億的砸,因為我們的回收應該要看到十年後、十五年後,甚至不用這麼久,當這些技術成熟了,反過來作技術輸出國,一座風力發電機,應該是我們台灣反過來賣人家一座1.2億,而不是我們老是都跟人買1.2億。
到那個時候,我們自己蓋的風力發電機,可能就是一座五百萬或一千萬而不是一座1.2億,而我們向國外賣的錢,回流到國庫中,就可以再拿來補貼全民電價。一部分繼續研發投資,一部分補貼大家繼續使用低廉的電價,從國家的經濟角度來講,這才是最正確的方向,如果你傻傻的不做能源研發,不管哪一種都和別人購買,你的設備每淘汰一次,就要向國外進貢一次,每一次台灣就要輸出幾千億的錢,如此,台灣的國力還能夠強悍嗎?光是付錢就窮了,還能幹嘛?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這麼有先見之明,中國的土地比台灣大,距離跑起來都比台灣遠,按照道理說,中國這麼多的機車,用汽油是最有效率的,可是中國很早很早,就扶植他們的電動機車,讓吃油機車下架,把需求強制拉起來,讓研發廠商有了收入,然後有收入就能持續研發。
人家在綠能上面的投資是年年增高,而且是全球最高,為什麼?因為綠能就是未來的軍火,也就是命脈。日本當年會敗的一大原因,就是因為石油被人掐住,我們台灣不會被人掐住命脈,可是台灣的金錢,卻會被人死死的掐住。
中國在2016年的綠能投資已經高達了7,830億,不是人民幣,是美金。中國傻嗎?傻的是看不到外來趨勢的國家,傻傻的說,我們等研發好了再來買現成的,那真的是天下第一傻,你當人家是佛心公司會給你佛心成本價?